高一关于教育的议论文写作400字:教育 成才 希望

更新:2025-07-06 09:42:01来源:网络收集发布:琴心剑胆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高一关于教育的议论文写作400字:教育 成才 希望】由下载楼教育网收集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网发布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最近更新

高一关于教育的议论文写作400字:教育 成才 希望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

2025-07-06 09:42

描写初冬的优美句子

  导语: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平时多注意素材的积累,有助于写作的提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而来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参考。 ...

2025-07-06 09:35

高三班主任上学期的评语

1.刘程同学:高二的时候,我明显地发现你少了些斗志,所以你在原地踏了很久的步。高三已过一半了,尽管你比先前认真了许多,但是你现在很吃力。还好时间还有五个月,只要你一如既住地努力下去,你一定在能创造辉煌。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帅...

2025-07-06 09:21

高中周记随笔500字三篇

>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为大家提供《高中周记随笔500字三篇...

2025-07-06 09:07

榕树

  在我的门前,  有一棵大榕树。  浓郁的青色化在其间,  古铜的枝干挺立而起。  岁月的刀痕,  在它的模样上划着、描着  可它,依然挺拔。  曾几何时、  大榕树间来了一群新邻居  小鸟们、  它们唱着、跳着,  从此,我家就像多了一...

2025-07-06 08:14

关于尊严的议论文【三篇】

  >【篇一】  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古往今来,回绕尊严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我们应该究竟怎样对待尊严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许多先烈志士,视尊严如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西汉...

2025-07-06 07:14

加载中...